1. 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新知快讯 >内容

为什么要念*师佛

每天诵读*师经有什么好处,要几遍

诵读*师经是每天一遍,诵读*师经态度端正比较好。

*师经是每天读一遍,重要是心要到。

师经全名是*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,详细写了*师如来的十二个大愿望。传闻念这本书可以得到很多的福报,能如自己的心愿,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。毕竟平时念经的生活也就是一场修行。*师经特别适合有病痛的人,或者非常贫穷的人,那些遇到很多事情都不顺利的人来诵读,可以得到他们心中所追求的东西。

更是适合那些身上发生很多令人难过的人去读。读到烂熟的人,还会供养*师琉璃光如来。并且每日用心念一次经,可有希望解脱。同样的这部经法也提示人们要多帮助病人和痛苦的人,给别人关心,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能获得福报的行为。诵读*师经一般是每天晚上念一遍就可以了,修行不是在于念诵**的速度,而是用心去理解师经的内涵,更胜过匆忙念经的人。

诵读*师经重在态度,行为端正。

用心诵读*师经,才能为自己积累更丰富的功德,也会想到怎么去更好地帮助其他人做下善事。善事的圆满完成,对自己,对他人都起到帮助,都是一种功德。诵读*师经是要眼到、心到,用身心去念每一个字,把**念清楚。念经的时候还要坐得非常端正,不能顺**叉或者走来走去做别的事情,更加不能边诵读边吃东西。

因此念经态度是非常重要的,随着自己的欢喜来阅读即可。并且一本*师经熟读四十九遍以后算完成了一轮,可以再进行下一轮的诵读。也可以按自己的心意来抄写,或者供养*师佛,修习*师法门。如有不懂,可以看法师讲解,请问法师。


读诵*师经好处

一:*师法门以读诵《*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》,念*师咒,念南无*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为根本,法门殊胜。修*师法门的人切记多多帮助病苦的人,多多施*关心病人,如经所说而行。如法修持,获福无边。二:*师法门是现生就能得福慧的法门。*师佛行菩萨道时发***愿,令我们发挥财富,所求皆得。三:*师法门是最适合相貌不好的人修。有人体身下劣诸根不具。丑陋顽愚,盲聋喑哑,挛躄背偻,白癞癫狂,种种病 苦。念南无*师琉璃光如来名号,来生就会长得非常美丽。四:*师法门是最适合贫穷的人修。念南无*师琉璃光如来名号,很快就能得到财富。五:*师法门是最适合病苦的人修。众人有病,逼切无救无归,无医无*,无亲无家,贫穷多苦。念南无*师琉璃光如来名字,一经其耳,众病悉得除身心安乐,家属资具悉皆丰足。乃至证得无上菩提。六:*师法门是最适合诸事不顺的人修。众生心中随所乐求,一切皆遂。求长寿得长寿。求富饶得富饶。求官位得官位。求男女得男女 。七:*师法门是最适合一心求生极乐世界,而没有把握的人修。有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。听闻正法,而未定者。修学*师法门,临命终时有八菩萨。乘神通来示其道路,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。易得弥陀本愿海,唯修*师本愿海。八:*师法门是最适合持戒不严的人修。有人学习如来正法。而破戒律。有虽不破戒律而破轨则。有于戒律轨则虽得不坏,听到*师琉璃光如来名号。便舍恶行修诸善法。不堕恶趣。设有不能舍诸恶行,修行善法。堕恶趣者。由于如来本愿威力。令其现前暂闻名号。从彼命终还生人趣。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。九:*师法门是最适合灾难重重的人修。灾难起时,所谓人众疾疫难,外国侵逼难,**政变难,星宿变怪难,日月薄蚀难,非时风雨难,过时不雨难。如果能供养*师琉璃光如来,众难解脱。十:修*师法门,不会九横*,不会中邪,因为有*叉菩萨保护。十一:若是女人讨厌女人身,听到世尊*师如来名号,至心称念,于后不复更受女身。十二: 修*师法门,聪明智慧,勇健威猛,如大力士,速成佛道。(方海权著)


地藏经为什么要加*师经

*师琉璃光佛又名*师如来,指*师佛(梵文:Bhaiṣajyaguru)全名作:(*师琉璃光如来),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。以琉璃为名,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静无染。东方另一佛国曰“妙喜世界”,其佛为阿閦佛(不动如来)。

《阿弥陀经》说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,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,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《*师如来本愿功德经》等所说的东方*师佛居住教化的琉璃世界,也是佛**所向往的理想国土。那里的地面由琉璃构成,连*师佛的身躯,也如同琉璃一样内外光洁,所以称琉璃世界。

佛经上说此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一样,具有说不尽的庄严美妙;那里没有男女性别上的差异,没有五欲的过患;琉璃为地,金绳界道;城垣、宫殿都是七宝所成。人们只要在生前持诵《*师经》[称念*师佛名号,并广修众善,*后即可往生琉璃世界。

南无地藏王菩萨即是地藏菩萨大愿。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(Ksitigarbha)。据《地藏十轮经》讲,由于此菩萨“安忍不动如大地,静虑深密如秘藏”,所以称为地藏。南无地藏王菩萨曾发大愿:“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;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”。地狱里度极重罪的众生,那些恶贯满盈的众生,只要改恶从善,至心诵念地藏菩萨圣号,可以解除一切苦厄,使地狱相,隐而不现。


财神***师佛

一、前言

一般介绍*师法门时,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修持*师法门有添福增财的功德,因此也有人称*师佛为佛教中的财神爷;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,我们可以从**里得知,*师佛确实是基于悲悯一切贫苦众生的悲心,发愿要帮助一切众生得到福报财富的;当然不只是世间财富而已、甚至是出世间的法财,也都是要让众生受用无尽的。

所以*师佛不只是财神爷,更**的说应该是「财神**」,因为*叉大将中的财神,及护世四天王中赐福给众生的多闻(财宝)天王也都发愿拥护*师佛的法门。而*师佛也是宇宙中无上的究竟觉悟者,其智慧与福报更是一般财神无法比拟的,所以本文才说*师佛其实是财神中的尊胜**。

二、令诸有情受用无尽

在**中提到:

1.「第三大愿:愿我来世得菩提时,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,令诸有情,皆得无尽所受用物,莫令众生有所乏少。」(玄奘本)

2.第十二愿者。使我来世若有贫冻 *** 众生即得衣服。穷乏之者施以珍宝。仓库盈溢无所乏少。一切皆受无量快乐。乃至无有一人受苦。使诸众生和颜悦色。形貌端严人所喜见。琴瑟鼓吹如是无量最上音声。施与一切无量众生。(晋译本)

3.闻我说是*师琉璃光佛。各各得心中所愿。仕官皆得高迁。财物自然长益。饮食充饶皆得富贵。(晋译本)

4.或生刹帝利、婆罗门、居士大家,多饶财宝,仓库盈溢,形相端严,眷属具足,聪明智慧,勇健威猛,如大力士。(玄奘本)

5.随所乐愿,一切皆遂:求长寿得长寿,求富饶得富饶,求官位得官位,求男女得男女。(玄奘本)

由上述**很清楚的可以看到,*师佛要给予一切贫苦众生,受用不尽的福报财富,诸如:‘令诸有情,皆得无尽所受用物,莫令众生有所乏少’、‘穷乏之者施以珍宝。仓库盈溢无所乏少。’、‘财物自然长益。饮食充饶皆得富贵。’、‘或生刹帝利、婆罗门、居士大家,多饶财宝,仓库盈溢’、‘求富饶得富饶’…等等。因此至诚专念*师佛而感召*师佛的大愿的加持,便能够让自己增加福报财运,这确实是有**为证的。

《*师经疏钞择要》解释:‘「受用物」者,世间四事七宝……’

「四事」是指:「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医*,或指衣服、饮食、汤*、房舍等。」

「七宝」是指:「七种珍宝:金、银、琉璃、颇梨、车渠、赤珠、码瑙。’

综上所言体现了*师佛想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烦恼痛苦的悲心;罪苦凡夫在生*轮回中,因为前世造恶业,感得今生贫贱下劣之报;*师佛不忍众生受苦,发愿要帮助这些众生能过快乐幸福的生活。好比如说:父母亲愿意为了子女赚取财富,让他们生活过得安乐富裕;或者说:有德行的**人,悲悯受苦的**,提出改善生活的政策等等。

而*师佛也是如此,在晋译本的*师经中,讲得更为明白与透彻,经云:‘使我来世:若有贫冻 *** 众生即得衣服,穷乏之者施以珍宝,仓库盈溢无所乏少;一切皆受无量快乐,乃至无有一人受苦;使诸众生和颜悦色,形貌端严人所喜见;琴瑟鼓吹如是无量最上音声,施与一切无量众生!’

「一切皆受无量快乐,乃至无有一人受苦!」看到此句,让我们对*师佛的慈悲深受感动,不愿意众生再受任何的痛苦,愿意他们得到一切的快乐;甚至为了救度众生脱离生*苦海,也愿意先满足众生的欲求,之后再引导他们脱离轮回,这些为众生种种的付出,就只因不忍见到众生受到任何痛苦烦恼;如同父母见到子女受苦,而亟欲拔除子女的痛苦一样;深怕众生因为贫穷而造诸恶业,这真是彻头彻尾为众生付出与关怀的一尊佛。*师佛的本愿体现了诸佛菩萨同体大悲、无缘大慈的精神。这在诸佛的本愿中,也是相当殊胜难得的。当然*师佛不仅是能满足众生物质上的需求,还能够度化众生往生*师佛净土及解脱生*轮回,究竟成佛,那才是更广大且永恒的财富。

又第三愿文云:‘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,令诸有情,皆得无尽所受用物’;*师琉璃光佛本愿名号中「*师」即表「方便(慈悲)」,「琉璃光」即表「智慧」;又「琉璃(vaidurya)」为七宝之一,佛以累世成就之百福庄严琉璃身加持众生,有赐予众生福报,招财纳福(增益)之功德;故*师佛以其累劫修持的智慧与方便总摄蕴含在名号中,来帮助一切众生;若至心专念*师名号而得到「*师琉璃光(智慧与慈悲)」之他力加持,念念与自性之「*师琉璃光」相契,而显发本具无尽之智慧与慈悲;以智慧、慈悲为起用故,即能成办**所说诸功德,得「无尽所受用物」。此即是表示*师佛以名号度生之功德力用,因为是无量无边智慧方便,又可云为「诸佛甚深行处」,故经云:‘但念*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,便获尔所功德胜利。’*师佛的无量无边智慧方便都总摄于*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中,所以我们应当要至心专念,认真修持,才不负*师佛的一片悲心宏愿。

三、护持*师佛的武财神

众所周知,释迦佛当初宣讲*师法门的时候,有十二位统领一切*叉的神将,誓愿守护受持恭敬供养*师佛本愿功德名号的行者,他们的名号如下列**所载:‘尔时,众中有十二*叉大将,俱在会坐,所谓:宫毗罗大将,伐折罗大将,迷企罗大将,安底罗大将,頞你罗大将,珊底罗大将,因达罗大将,波夷罗大将,摩虎罗大将,真达罗大将,招杜罗大将,毗羯罗大将。’(玄奘本)

他们发愿的**如下:‘或复受持*师琉璃光如来名号,恭敬供养者,我等眷属卫护是人,皆使解脱一切苦难;诸有愿求,悉令满足。’(玄奘本)

另外还有四大天王也护持,经云:‘尔时,四大天王与其眷属,及余无量百千天众,皆诣其所,供养守护。’(玄奘本)

四天王依其持物分别为持刀的东方持国天、佩剑的南方增长天、执笔的西方广目天、携宝塔的北方多闻天,其中又以北方多闻天最为知名,且其造像与持物皆忠实根据佛教经典的纪录而成像。主要原因在于原印度教与婆罗门教中,又名俱毗罗的多闻王是富贵福德的财神,守护世界上所有的财富,是属福神之一,故受到特别的尊崇,甚至有独立的毗沙门天王庙。毗沙门天王与*师神将的**位:宫毗罗,似乎有相当的关联性。以下是他们的相关介绍:

(1)毗沙门天:四大天王或十二天之一。音译又作毘舍罗婆拿、鞞室罗懑囊、薜室罗末拿、吠室罗末拿、吠室罗末那、毘舍罗门或鞞沙门。意译多闻、遍闻、普闻、种种闻或不好身。此外,俱吠罗(Kubera或 Kuvera)、鸠鞞罗、拘鞞罗、金毗罗、俱尼罗、俱尾罗、俱肥罗则为其别名,或称为拘毗罗毗沙门。此上诸名之中,以「毗沙门天」与「多闻天」最为常见。此天王为阎浮提北方的守护神,是一恒护如来道场而多闻佛法的良善天神;又因福德之名闻四方,故名多闻天。此外,亦被一般佛**视为财神或福神。在印度、西域、**与日本,此**王都颇受崇拜。

(2)宫毗罗(梵Kumbhira,藏Kum-bi-ra):又作金毗罗、禁毗罗、俱毗罗、俱吠噜、军毗罗、宫毗罗。藏传又名:‘极畏*叉大将’。中印度王舍城的守护神,也是*师十二神将之一、般若守护十六善神之一,主领夜叉,誓愿守护佛法之夜叉神王上首。译为威如王。有谓此**神是龙王,又说是夜叉神王。象头山有祭祀此神的宫殿。据《兴起行经》卷下所载,佛陀在耆阇崛山经行时,提婆达多举崖石掷佛,金毗罗忽现身以手接石。又,当佛对治外道时,金毗罗天童子经常在空中示现大夜叉身,以助佛化道。《大宝积经》卷三十六〈金毗罗天授记品〉亦说,金毗罗供养佛而得授记;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二〈大会经〉中说,金毗罗神的住处是在王舍城的毗富罗山。而谈论此神最为详细的《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》(唐-不空译)曾载,释迦如来于忉利天现大光明,化作千头千臂的金毗罗童子形,以诃梨勒果疗治诸病云云。

金毗罗神,梵Kumbhira(神名)杂阿含经四十八曰:「金婆罗鬼神。」金光明经三曰:「金毗罗。」大宝积经三十六曰:「金毗罗天。」又曰:「金毗罗童子世罗。」(世罗,名也)宋译*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「金毗罗大将。」唐译*师经曰:「宫毗罗大将。」千手陀罗尼经曰:「金毗罗陀。」阿育王经六,以为北方毗沙门天之别名,而与「鸠鞞罗」不同。Kubera,光明文句曰:「金毗罗,翻为威如王。」是义译耳。

杂阿含经四十八曰:「佛在王舍城金婆罗山,金婆罗鬼神室中,以金枪刺足身起苦痛,佛住舍念,不动心。时有八金婆罗天子,各以偈赞佛。」宝积经金毗罗天受记品曰:「佛在王舍城途,王舍城有护神金毗罗王,领六万八千*叉众供养佛,佛为授未来成道记。」金毗罗童子经曰:「释迦如来在忉利天为除外道恶魔障难,化为千头千臂金毗罗童子。」。

《佛母大孔雀明王经》云:‘金毗罗*叉,住于王舍城,常居毗富罗,有大军大力,万俱胝*叉,而为其眷属。’所根据此经所载以「金毗罗(宫毗罗)」是万亿*叉的统领**。

在《大宝积经》卷三十六〈金毗罗天授记品〉中说宫毗罗大将最终将成佛,经云:‘**舍王位,出家求佛道,众缘具足已,成究竟菩提。’又云:‘后当成正觉,一切众生尊,号名曰医王,普闻十方界,七十拘胝岁,说法度众生。’

私见认为释迦佛授记金毗罗子世罗(世罗,名也),将来成为医王佛,可能是宫毗罗大将也是念*师佛本愿功德名号的缘故。

在《净琉璃净土摽》中记载:‘宫毗罗伊舍那方可畏大将。其色黄摽驾虎。执战荼剑。右手拳押左腰。或云作东北方。’宫毗罗大将是身形**的,一般而言就是宝生部增益法的系统所摄。

《修*师仪轨布坛法》中记载:‘左列极畏*叉大将。**持杵……以上*叉大将。右手各结自印当胸。左手皆持宝鼠。’这即是常见的藏传财神之尊形。

《修*师仪轨布坛法》云:‘北门中多闻天王。**持宝鼠。’这两者身形似乎非常相似,若非同一尊,也可以说是同为招财本尊。

《佛说毗沙门天王经》中提到:‘北方世界有*叉名俱吠罗。有大威德身光炽盛如大火焰。统领眷属*叉之众恭敬围绕。歌舞作唱而受快乐。有九十一子同名帝释。有大势力勇猛暴恶。见佛世尊归依顶礼尊重恭敬。观此非人而能礼敬彼*叉主守护北方。如佛行行如是护世。是故我今稽首归命正徧知明行足无上寂静。’

《佛说大三摩惹经》中提到:‘北方护世天王、大*叉主,名俱吠罗,具大神通无量威德,身色妙好,光明炽盛。’

上述提到的「俱吠罗」即是「Kubera;Kuvera」是北方毗沙门天王之别名。阿育王经六曰:‘复语鸠鞞罗(翻不好身)言:汝于北方,当护佛法。’《毗沙门天王经》曰:‘若见毗沙门俱尾罗财施,获得大智慧。’

毗沙门天王是统领一切*叉且非常威猛的武财神,毗沙门天王也是**俗称的托塔天王,其子为那咤,都是有佛经记载的,非仅是民间信仰。

不管「宫毗罗神将」与「多闻天王」是不是同一尊,或是为眷属;这两者都是护持*师法门的财神,都能够令修持*师法门的众生得到财富,与*师佛赐予众生财富的本愿相呼应。所以修持*师法有*师佛本愿及财宝*叉天王的双重加持,确实有增加财富的殊胜功德。不只有**、及**明证,还有实证上的例子,行者应当深具信心。如下例:‘唐边州有贫人,孤独自活,家内唯有一文铜钱。女人思惟,此钱不可为一生资粮,当供佛像,即往伽蓝,供养*师灵像。经七日住邻县有富家,其妇顿*,更求他女,良久不得随情,更祈请同寺像,梦所感以彼孤女为妇,共得福寿,生三男二女,皆谓佛力矣!(出自:冥志记)’

还有很多例子,族繁不及备载,可参阅*师法门的感应录;所以也可以说念*师佛也等于修了财神法了!而*师佛的功德又不仅于求财,还能开发众生自性法财、解脱成佛;多闻天王、*叉大将都发愿护持*师佛的正法宝藏,而*师佛本身亦是证得究竟无上正等正觉、最尊贵的佛陀,因此*师佛可堪称为一切财神**!

四、*师佛的财神心法

*师经提到:‘有诸众生,不识善恶,唯怀贪吝,不知布施及施果报,愚痴无智,阙于信根,多聚财宝,勤加守护;见乞者来,其心不喜,设不获已而行施时,如割身肉,深生痛惜。复有无量悭贪有情,积集资财,于其自身尚不受用,何况能与父母、妻子、奴婢、作使,及来乞者?彼诸有情,从此命终,生饿鬼界,或傍生趣。由昔人间,曾得暂闻*师琉璃光如来名故,今在恶趣,暂得忆念彼如来名,即于念时,从彼处没,还生人中,得宿命念,畏恶趣苦,不乐欲乐,好行惠施,赞叹施者,一切所有悉无贪惜,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,血肉身份,施来求者,况余财物。’

此段是讲修财神法的心法,也就是具备布施的心量;布施也是修菩萨六度万行的首要功课,是非常重要的一环;因此修持*师法门最重要的是要学习*师佛悯念贫苦众生的悲心,才能真正的与财神的心量相应,并与*师佛号的「琉璃」之性德相应;得到*师佛及财神**的加持,进而得福增财。

持念*师佛,不只是对于现生有利益,对于消除过去的恶业,以及未来的果报更有增益的作用。所以若有人念佛,因为所求未遂而生退转心,这是不懂*师法的意趣,因为保持信心不退转的念*师佛,就算因为各种因素,而所求尚未实现,那么也是有消业、积福的功能。

有时候是因为众生的业障太深,一时无法得到相应。如龙树菩萨在《大智度论》中言:‘菩萨满一切众生所愿,谓应可得者,然菩萨心无齐限,福德果报亦无有量,但众生无量阿僧祇劫罪厚障故,而不能得。’又云:‘菩萨欲满一切众生愿。彼以罪故而不能得。菩萨无咎。’所以一时的无法应验,也许是业障尚未消除,应当继续用功忏悔、努力持念,必有云开天霁之日。

南无*师琉璃光佛!
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autoke.com/xinzhikuaixun/4415.html